4月4日,美方公布擬加征關稅的中國商品清單。當天下午,中國商務部迅速做出反應:將對原產于美國的大豆等農產品、汽車、化工品、飛機等進口商品對等采取加征關稅措施,稅率為25%,涉及2017年中國自美國進口金額約500億美元。
據悉,美國時間4月3日,美國政府依據301調查單方認定結果,宣布將對原產于中國的1333種進口商品加征25%的關稅,涉及約500億美元貿易額。針對美方一意孤行的貿易舉措,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第一時間發表談話,表示中方堅決反對,擬立即將美方有關做法訴諸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并將于近日依法對美產品采取同等力度、同等規模的對等措施。隨即,商務部于4月4日下午發布公告,認為美方此舉明顯違反世貿組織相關規則,嚴重侵犯中方的合法權益、威脅中方經濟利益和安全,并發布對美加征關稅商品清單。
中國商務部公布的加征關稅清單共涉及106大類, 主要是大豆等農產品、汽車、化工品、飛機等美國輸華傳統大項產品。其中,石化類產品多達44項,包括液化丙烷,初級形態的聚碳酸酯、聚乙烯、環氧樹脂、聚硅氧烷, 部分載體催化劑,丙烯腈,潤滑劑及潤滑油添加劑,1,2-二氯乙烷,聚酰胺-6,6切片等多個種類。
針對中美雙方劍拔弩張的態勢,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信息與市場部主任祝昉表示,提高關稅的制裁手段影響的主要是順差行業,我國石化業是一個逆差行業,受貿易爭端的影響相對較小,甚至可以成為牽制對手的行業。他談到,我國從美國大量進口能源類產品,如丙烷、芳烴等,而出口到美國的主要是一些初級的大宗商品,整體貿易處于逆差狀態。如果我國在化工行業進行貿易報復,美國下游產品的輸出路徑被堵,對其自身將產生比較嚴重的影響。
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石油化工處副處長白雪松同樣表示,中美貿易爭端對我國化工行業的影響在可控范圍內。從細分行業來看,輪胎行業受影響比較嚴重,但由于輪胎行業一直受到美國制裁,已經有了較強的抗打擊能力,因此影響不會太強烈。他建議業內企業盡量從產品質量上拉開檔次,避免扎堆出口與對方基礎行業相競爭的低端產品,多出口有自身特色和優勢的高端產品。
中國能源網能源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韓曉平則談到,貿易戰將嚴重影響中美之間的天然氣合作項目。天然氣項目合作期限長,動輒需要二三十年,目前中美之間的氛圍已經不再適合天然氣項目投資。如果美方一意孤行打貿易戰,那么此前勢頭很好的中美油氣能源合作將流產。
另據悉,美方針對加稅清單內容,將于5月15日舉行聽證會、于5月22日之前再次接受公眾意見。而中方在公告中也指出,最終措施及生效時間暫未確定,將另行公告。(來源:中國化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