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重于泰山,安全在我們生活和工作中處處都得以體現,進入金昱元集團公司以來,首先就受到公司給我們進行的安全生產培訓,以及看到一個個血淋淋的生產事故中總結出的經驗教訓,從中我深刻體會到,安全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態度。安全就是一條跟“規范流程”綁在一起的線。安全是企業的生存之本,是大事,也是難事。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們可以發現有各種圖省事,因個人的惰性思想和麻痹大意心理而出現的不注意安全的現象,比如有的為了圖方便,把網線隨意布放,整個宿舍就像一個蜘蛛網,一不小心就會讓人摔著、拌著;累了后,有的人躺在床上吸煙,不知不覺睡著了,煙還沒滅;此類行為我們明明知道是違反安全管理制度的,可還是難以杜絕,歸根到底還是責任心和態度問題。仔細想想這些并不難發現,其實很多的安全隱患都是我們看得見、摸得著的,為什么就不能杜絕呢?主要還是存在以下心理:
一、僥幸心理。
有一部分人在幾次違反操作規程操作后,沒發生任何事故后,慢慢滋生了僥幸心理,混淆了幾次違反規范流程,沒發生事故的偶然性和長期違反規范流程和遲早要發生事故的必然性。
二、逞能心理。
自以為技術好,經驗豐富,經常滿不在乎,雖說能預想到可能有危險,但是輕信能避免,用冒險蠻干當作表現自己的技能。有的新人技術差,經驗少,急于表現自己。這樣往往以自己或他人的痛苦來驗證安全制度的重要性,用鮮血和生命證實安全規范流程的科學性。
三、盲干心理。
有人看見別人做了沒事,我來做肯定更沒事。尤其是在新員工沒有操作經驗的情況下,不注意安全操作規程,按照自己的想法隨意操作。
四、逆反心理。
在人與人之間關系緊張的時候,人們常常產生這種心理。把同事的善意提醒不當回事,對領導的嚴格要求置若罔聞,氣大于理,火燒掉情,置安全規章于不顧,以致釀成事故。
違規不一定出事故,出事故必是違規。這句話很好地解釋了事故與違規的關系。每次發生的安全事故,有哪一起是沒有違規現象?可以說違章是發生事故的起因,事故是違章導致的后果。
作為生產的一線員工,自己在工作中要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識,各種行為處在國家法律、企業制度規定、安全操作規程的狀態下,只有擁有正確的思想認識和良好的工作態度,才能杜絕“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
生命是寶貴的,它屬于我們只有一次,同時人也是脆弱的,我們應該把安全和健康放在第一位。安全就在我們身邊,是每一個人不能忽視的,只有處在安全的環境,我們才能踏踏實實的工作、生活。為了自己,為了家庭,我們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做違規操作,做到規范行為,規避給自身帶來風險,給他人帶來風險,實現自身無違規和身邊無事故,給自己和他人創造一個安全的工作環境,但是需要我們大家共同的努力!